首页>文章详情

如何找到“七夕”的文化内涵

  “七夕节”象征的夫妻团聚、家人重逢,‘中国情人节’融入了浓浓的亲情,更像是为老夫老妻之间准备的情人节。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七夕节算是最浪漫的一个了。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传说流传千年不衰,给这个节日增添了浓浓的爱情味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将唐玄宗和杨玉环比作牛郎织女,而留下了这共誓白头到老的千古绝唱。北宋词人秦观也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为素材写过一首《鹊桥仙》,也留下了一句荡人回肠的名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和观念转变,丧失传统内涵的七夕节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但为了重新炒热这一节日,吸引众人关注,在经济利润的驱动下,一些商家和媒体将它与“东方情人节”合二为一,大做“情人”文章,并冠之以高雅的名号,声称此举“为了和西方的情人节抗衡,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七夕节”虽然是我国地地道道的传统节日,但似乎越来越缺少中国的传统文化味道,越来越像西方舶来的“情人节”,商业味也越来越浓郁。鲜花、化妆品、烛光晚餐……七夕那天,商家纷纷推出促销活动,年轻人也以“聚餐”“逛商场”的方式度过这个节日。“七夕节”真的是“情人节”吗?可以说,至今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相反证明“七夕节”不是“情人节”的证据多多。在商业社会,把“七夕节”变成“情人节”也情有可原,只是不该丢失“七夕节”的文化本真。我们今天过七夕节,还有多少人知道七夕节习俗呢?留下的只是浪漫或是炫耀,把这个美丽的节日弄得俗之又俗,文化气息荡然无存,这还是传统意义上的七夕节吗?七夕节成了回应外来冲击而“复兴”的传统,成了参照外来文化对传统进行重新阐释的舶来品。于是,原汁原味的七夕节灰飞烟灭。于是,数典忘祖的质疑,此起彼伏。  

  “七夕”于2006年6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国家还没有把“七夕”定为法定节日。 事实上,当前西方情人节在中国内地的热度,要大大超过中国七夕节。玫瑰和巧克力,已成为西方情人节标志性的符号。近年来,各种洋节日大行其道,一些年轻人对西方的洋节日十分推崇,热衷于过外国人的节日,如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等,这反映出西方节日的追求浪漫、狂欢的精神因素很适合当下年轻人的心理需求,可以说也无可厚非,也是文化融合的正常体现。既然是文化融合,我们就要保留好自己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留下了很多传统节日,大多反映了中国人向往团员美满的美好愿望,其中也不乏传达浪漫,歌颂爱情的节日,最显著的就是七夕,在中国古代,七夕节这天,少男少女们或走上街头载歌载舞,或躲在葡萄架下偷听牛郎织女的脉脉情话。论浪漫色彩,论文化底蕴,论爱情象征,我们中国的七夕节和西方的214情人节相比,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传统节日是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目前,包括七夕节在内的诸多传统节日都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单,试图“留住中国的记忆”。至于如何保护传统节日,则应该讲究方式和艺术。需要指出的是,复兴传统节日,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应让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群体买单,也不能单方面依靠政府的努力,而是需要全民族的自觉和行动,需要几代人持续不断的努力。只有这样,传统节日才能名副其实,并最终得到社会认同。 

  毋庸置疑,七夕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但传统活动大都在乡村进行,如祈祷祭拜、穿针引线,难以让城市人接受,且缺少活动载体,如果让七夕节得到更好的传承,必须对节日内涵进行挖掘和创新,使之既符合年轻人的口味,又区别于西方的玫瑰、巧克力,真正具有中国传统特色。日本和韩国也有“七夕节”,它们都源自中国。在这两个国家,“七夕节”都保留了中国古代“乞巧”的传统,值得我们借鉴。随着时代的发展,七夕本身也在发展,它的内涵、外延也在变化。其实,七夕不必在乎形式,情感上的交流更重要,如今,七夕节在我国越来越得到广大青年的认同,尽管形式已发生变化,我们更应注重它所传达的精神意义和传统文化。 

  无论七夕被称为“团圆节”,还是被称为“女儿节”,都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里面。但是,把七夕当作“情人节”,则少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味道,多了商业气息。一个事实是,七夕正从乞巧节向情人节转变,而且争论不断。“七夕节”争议的背后,体现的是一种文化焦虑——对传统文化、传统节日在商品社会无处安放的焦虑。无论过西方节日,还是过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是个人的自由,都应尊重。但我们的传统文化必须继承和发展,不要过了国外的节日忘了自己的节日,不要让物质追求淹没了文化魅力。 

  翻开发黄的历史,缘着文化的脉络,中外价值泾渭分明,何时才能把空灵交给现实,把种子播向大地,让牛郎织女回归人间,那才是真正的美丽。